资讯中心
热线: 400-998-6208
电话: 010-84896208
传真: 010-82780862
fiogf49gjkf0d

利用遥感 丝绸之路多处遗址现身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7日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兰州10月16日电(记者齐芳、宋喜群)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的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在丝绸之路瓜—沙段,即甘肃省瓜州至敦煌段发现了多处疑似历史遗址。10月13日至14日,由中科院遥感地球所与兰州大学、甘肃省考古所、瓜州文物局(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联合组成的科学考察队对这些疑似点进行了野外考察,再加上今年8月中科院遥感地球所与瓜州文物局(博物馆)进行的野外考察,科考共发现5处古城遗址,2处民居村落中的13个房屋遗迹,以及1段古渠道遗迹,1条古道遗迹和陶窑遗址。

   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副主任王心源介绍,他和工作团队利用中—巴资源卫星、Landsat ETM以及资源三号、快鸟等中高分辨率卫星的遥感数据,结合文献以及GIS空间信息分析,对瓜—沙段进行了分析判读,研究区包括芦草沟古绿洲、疏勒河古河道、汉长城遗址、咸水沟等人迹罕至区域,发现了多处疑似遗址点。王心源说:“因为戈壁荒漠地区道路条件太差,有些疑似遗址点此次考察没有办法到达,留待以后确认。”

   甘肃省考古研究所所长王辉表示,瓜—沙段是丝绸之路的一段重要干道,对于研究我国古代丝绸之路交通史、研究生态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一段区域处于环境变化比较敏感的区域,由于地表戈壁、沙漠以及荒漠遍地,人迹难以到达,给传统田野考古带来了极大困难。“遥感技术手段在戈壁、荒漠、沙漠等人迹罕至遗址地区的考古发现上具有独特优势,”王辉说,“发现疑似遗址后,考古学家再进行进一步发掘和判定。”

   王心源介绍,遥感考古是利用搭载在卫星、航天飞机、飞机、飞船、飞艇等空间平台上的各类传感器来记录地物目标与电磁波相互作用的特性,根据地貌形态、地物阴影、植被及土壤湿度、霜雪等多种因素在目标地区所形成的不同标志,解释地面或地下遗迹的影像特征。“遥感考古具有全局、直观、周期性强、覆盖范围大的特点;相对传统的野外考古而言,也具有成本优势,能节省人力物力;并且在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关系的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



声明:数字空间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问题,请优先联系我们 84896208,我们会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