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热线: 400-998-6208
电话: 010-84896208
传真: 010-82780862

高危事故暴露市场空白,应急测绘需从“事后”走到“事前”


时间:2019年04月02日

  一场爆炸再次让测绘人成为“最美逆行者”。

  3月21日14时48分,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化学储罐发生爆炸事故,自然资源部立即组织相关单位为事故救援提供应急测绘保障服务。

  这并非测绘服务第一次保障化工企业特别重大突发事故,此前的天津港“8.12” 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中,应急测绘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每一次事故都是对我国应急测绘事故保障能力的一次检验,但也是对我国应急测绘预警机制的一次“拷问”。在事故后应急测绘保障救援体系的“最后一公里”我们一直在全力冲刺,然而在测绘地理信息提供安全生产保障的“最初一公里”,行业加速度仍有待提高。

  1 测绘广泛应用于应急救灾领域

  从2015年“8·12” 天津港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爆炸事件,到去年“11.28”张家口盛华化学有限公司爆燃事件,再到“3·21” 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爆炸事件,近年来连续因危化品安全造成重大事故。

  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向前演进的过程中,危化品安全已成为应急管理的重中之重。作为危化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应急测绘的重要地位也逐渐凸显。

  2017年4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的第二次修订版,首次将应急测绘写入测绘法。

  测绘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需要,及时提供地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等测绘成果,做好遥感监测、导航定位等应急测绘保障工作。自此,应急测绘领域不再无法可依。

  在2017年2月举办的全国应急测绘保障工作暨国家应急保障能力建设项目实施启动会议上,提出并确定了我国应急测绘保障的五大重点任务,将加强涵盖应急预案、应急流程、队伍建设、设备管理和使用、保障服务等应急测绘各环节的制度体系,着力推进应急测绘保障体制机制建设放在首位。该会议还明确,应建立社会动员机制,将有关企业纳入应急测绘保障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其在应急测绘保障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然而,目前社会对于测绘地理信息在应急管理方面的应用,往往只停留于事故或灾难后的辅助应急救援,对其在日常安全管控、排查中的应急预警作用尚未引起充分重视。

  “8·12” 天津港爆炸事件造成165人遇难、8人失踪,798人受伤住院治疗;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68.66亿元;“11.28”张家口爆燃事件致23人死亡,22人受伤;“3·21” 江苏响水爆炸事故目前已致78人死亡,566人受伤住院治疗,其中危重伤员13人、重症伤员66人,当天出院38人。

  这些鲜血换来的教训在不断提示我们,事故后救援保障固然相当重要,但防患于未然才是治本之策。测绘人员不仅是“最美逆行者”,更能成为“安全保障员”。

  2 测绘急需从“事后”走到“事前”

  事实上,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保障安全生产方面已有应用。

  据黑龙江、江苏等地多名测绘地理信息企业负责人透露,目前相关企业已经多次运用航空遥感、无人机航拍、红外遥感等技术尝试辅助监管部门筛查企业违规排放、非法倾倒、违法堆放固废、不合理用地等违法行为,效果显著。

  某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则向泰伯网透露,目前智慧安监系统已有覆盖该市范围的GIS系统,其三维地理信息来源基于大型地图公司,能够直观展示化工园区及生产企业的外部环境,但企业内部环境无法掌握。监管部门与相关企业沟通发现,企业内部三维测绘系统数据涉及商业机密,为避免信息安全风险无法直接接入安监部门。

  该工作人员同时表示,如果事故已经发生,目前的应急测绘技术已经基本可以满足救援抢险目的,企业内部三维数据平台对应急抢险作用并不突出,但对于企业日常安全监管具有重要作用。必须明确的是,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监管排查是企业主体必须担负的责任,监管部门应及时跟进、督促企业完成自身安全监管,而非代替企业主体完成监管。也就是说,生产企业是应急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也应是应急安全体系建设、落实的首要推进人。

  另据泰伯网了解,目前已有基于地理信息、数字化技术的智慧园区安防产品,能够覆盖安全监管、环境监测、能源管理、安防管理、信息发布、应急救援等业务场景,可以整体提高化工园区及企业的安全防控能力。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在智慧化工园区产品领域软件供应商主要有辰安科技、华迪计算机集团有限公司、赛为智能等十余家,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主要供应商为华为,调度通讯类设备供应商主要有叙简科技、海能达等。

  利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可对地上地下、室内室外进行虚拟模拟,利用数据采集系统及大数据分析平台等手段,对重点区域实时监控,长期监测,若应用于工业园区应急安全管理无疑是重要助力,尤其是对于地上地下管线密集,且生产危险性较高的危险化工生产企业,建设基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安全管控一体化平台是应急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

  然而,目前测绘地理信息的安防应用多用于辅助政府相关部门,面对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企业群体却落实并不到位。

  3 市场空白仍有待产业填补

  自“十三五”以来,我国化工园区建设掀起高潮。据中国石化联合会统计,2017年全国重点化工园区和以石油和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园区共有601家。其中达到千亿级产值的化工园区已超过十家,500亿以上的大型园区达42家,100亿—500亿的中型园区有155家。

  泰伯网采访多名业内人士均表示,目前多数化工园区及企业都有建设应急安全一体化平台的实际需求,但是很大一部分企业对测绘地理信息在安全防控方面的能力和技术了解并不充分,供需双方之间的认知壁垒导致这部分市场仍然存在较大空白有待开发。

  据公共安全、应急的产品及服务供应商辰安科技安全监管事业部总经理孙俭介绍,该公司已在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山东省多地探索智慧化工园区项目,其中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包含于应急救援系统,为智慧化工园区产品的子系统之一。他表示,现阶段我国化工园区对安全监管的需求还没能得到充分满足,无论是智慧化工园区产品还是地理信息产品都拥有巨大的拓展空间。

  有生产企业也表示,出于长期良性发展的考虑存在建设应急安全一体化管理平台的实际需求,却并不了解测绘产业在应急安全管理方面的具体应用,因此无法找到准确的需求出口。

  此外,内在驱动力不足也是影响应急安全监管产业发展的极大阻力。

  目前利用测绘手段搭建安全监管数据系统成本较高,企业支付能力不同,对应急安全的需求等级不同,测绘难度也不同,自主建设应急安全管理系统的内在推动力参差不齐,因此单纯依靠企业自主推进落实难度较大,速度缓慢。

  据山东某地测企业从业人员介绍,针对成片园区外围测绘或者城市大区域测绘难度较小、成本较低,但收益更高,而化工企业测绘工程往往难度大、利润低,因此也并非是测绘企业接单首选。在该公司服务过的石油、化工企业中,有部分企业管线使用多年,与原始图纸有较大出入,测绘难度大、成本高,一旦疏漏需承担较大风险。而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企业也会尽可能压缩成本,因此相较官方工程,企业工程往往性价比更低。

  从上述企业以往项目推进经验来看,由产业园区管委会主导牵头,并给予企业一部分补贴的模式在现阶段可行性相对较高。但是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会面临多重问题:企业支付能力不同,对应急安全的需求等级不同,测绘难度不同造价也各不相同,因此针对补贴额度、推进时间表等问题都会产生较高的协调成本,实际推进较为困难。

  辰安科技市场部工作人员的说法印证了这一点。她向泰伯网记者透露,虽然目前政府监管单位和企业用户对其智慧化工园区产品认可度较高,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需要跨部门协商和协调,付出时间成本较高,会造成实施周期和成本增加,这些问题还有待于同监管部门、企业用户共同解决。

声明:数字空间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问题,请优先联系我们 84896208,我们会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