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也有心情和个性?没错!看云识天气有依据
时间:2017年3月22日
什么?云也有心情和个性?
没错!看云识天气有依据
知多点,学多点。对于专业的科普知识,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枯燥无味,专业且不可读,让阅读者望而却步。因此,本次推出科普专栏,不定期邀请行业专家解读科普知识,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和事例来讲述,让大家轻松阅读长知识。
“乌云乌云快走开,你可知道我不常带把伞……”每次出行穿衣,都离不开看天气,明天是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观云识天”,世界气象组织是这样解释主题:为了以突出表现云在天气气候预测和水循环中的巨大作用,云不仅可帮助驱动水循环和整个气候系统,在天气预报中预警作用也不可小视,它还是气候变化研究中不确定性要素之一。今天,就请大家跟着记者和广西气象专家一起来看云识天气吧。
透光高积云系统性地进入天空,若云层朝蔽光高积云发展,天气将转坏。
入门级识云
什么云配什么天
还记得咱们初中课本里那篇《看云识天气》的课文吗?开头就有这样一句话: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那么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原来,空气上升绝热冷却形成了云,这是云的共性;但是水汽在凝结或凝华过程中有着不同的特点,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云状,这是云的个性,因此气象专家也正是利用云的个性来分析研究天气变化的。
此外,人们看不见水汽和大气运动,但从云的生消演变中却可以看到水汽和大气运动的一举一动,而水汽和大气运动对雨、雪、冰、雹等天气现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广西地处低纬度地区,南面向着热带海洋,北面多是南岭山地,西面紧靠着云贵高原,境内河流纵横,地理环境比较复杂,气候多变,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同时也是全国降水量比较多的地区之一,而当强降雨、雷暴、台风等灾害天气来临之前,广西天空中的云也是各不相同的。
图中是碎积云和淡积云,因空气受热产生对流而形成,若对流进一步发展,云将垂直演变成浓积云和积雨云,产生雷雨天气。
初级识云
民间农谚蕴含不少识云知识
古往今来,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根据云的形状、来向、移速、厚薄、颜色等的变化,总结了丰富的“看云识天气”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编成谚语。虽然农谚不一定百分百正确,但气象专家分析说,这是劳动人民长期的观测和实践的经验总结,云的产生和消散以及各类云之间的演变和转化,因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专家还表示,每年的春季,广西各地多是阴雨绵绵的天气,主要是层积云影响造成。进入夏季,对流发展旺盛,各地的云以积云和积雨云为主,多雷雨天气。夏季台风影响频繁,云多以雨层云和积雨云为主。秋季则对流减弱,天气晴好,云多以卷云和高积云为主。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各地的云由卷云、卷层云演变为高层云,并带来降水。甚至有时也会出现层积云带来的阴雨天气。
鬃积雨云,远处已出现雨幡,将带来雷雨大风天气。
密卷云和透光高积云,天气晴好。
知多点
懂点农谚很有用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钩钩云指钓钩卷云,这种云的后面,常有锋面(特别是暖锋)、低压或低压槽移来,预兆着阴雨降临。
“炮台云,雨淋淋”——炮台云指堡状高积云或堡状层积云,多出现在低压槽前,表示空气不稳定,一般隔8到10小时左右有雷雨降临。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鲤鱼斑指透光高积云,往往处在由冷变暖的变性高压气团控制下,云层如果没有继续增厚,短期内仍是晴天。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鱼鳞天指卷积云,出现这种云,表明高层大气层不稳定,如果云层继续降低、增厚,那么很快会下雨或刮风。
“日落射脚,三天内雨落”——指太阳从云层的空隙中照射下来,称“日射脚”,傍晚出现日射脚,说明对流作用强烈,预示有雨。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早晨东方无云,西方有云,阳光照到云上散射出彩霞,表明空中水汽充沛或有阴雨系统移来,天气将会转阴雨;傍晚如出晚霞,表明西边天空已放晴,加上晚上一般对流减弱,形成彩霞的东方云层,将更向东方移动或趋于消散,预示着天晴。
“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麦”——根据云的移动方向来预测阴晴,云向东、向北移动,预示着天气晴好;云向西、向南移动,预示着会有雨来临。
云朵也排“九族”谱,可以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