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gf49gjkf0d
北京要建成“海绵城市”典范 通州、延庆两区先行试点
时间:2016年10月12日
北京市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的20%面积实现70%雨水就地消纳,将通州和延庆两区定为北京“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消息,北京提出分目标有序推进现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保护城市生态本底,将通州和延庆两区定为北京“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据报道,北京建设“海绵城市”的总目标是通过增加储水空间,将雨水留下来;通过改造硬质铺装,将雨水渗下去,通过延长汇流路径,将雨水净化好。将北京建成宜居的、充满活力的、缺水地区建设“海绵城市”的典范,做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海绵城市示意图
北京市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的20%面积实现70%雨水就地消纳。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的80%面积实现70%雨水就地消纳。
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通州将结合副中心建设,按照高水平高标准建设要求,建设平原“海绵城市”;延庆将结合世园会建设,按照生态文明新典范建设要求,建设山前“海绵城市”。
据介绍,通州区将用3年时间打造出海绵城市示范区,实现70%的雨水就地消纳。试点区域总面积19.36平方公里,建设任务包括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海绵型公园和绿地、海绵型道路与广场、水系整治与生态修复、防洪与排水防涝、管网建设、管控平台建设等七大类51项建设工程项目。低洼区利用生物自身和缓冲带起到的滞留作用,来提高雨水的净流速度。
目前,通州区海绵城市示范区的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后期会根据不同分区进行效果测量。
据悉,“海绵城市”就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近年来,我国众多城市每逢强暴雨袭击,便引发严重内涝,严重威胁到城市的安全和生存环境,“海绵城市”的建设刻不容缓。
声明:数字空间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问题,请优先联系我们 84896208,我们会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