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gf49gjkf0d
解读: 微信用户数据报告中的创业机会
时间:2015-06-03 来源:3sNews
近日,CuriosityChina根据腾讯公布的信息制作出《2015微信用户数据报告》。这份报告结合创业者在微信平台广泛提供服务的趋势,也同时给创业们提供数据上的参考。那么,创业者到底能从中获得些什么?
微信已是创业者们的一个聚集中心
张小龙早就强调,“微信要打造一个真正的去中心化系统,不会提供一个中心化的流量入口来给所有的公众平台方、第三方。”的确,创业者需要经营自己的服务,才能吸引并获得微信端的用户。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起底社交,微信端正在快速吸引内容、产品、服务的提供者向此聚集,再通过支付形成商业闭环。微信早已成为创业者通过在这个平台上输出服务的一个中心。
报告中有两组数据,一是微信生态,各个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 800 万个,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85000个;二是微信支付用户达到4亿左右。
趋势上,绝大部分创业者在开发一款App的同时,会将服务延伸至微信平台。在微信平台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传统领域,比如私营店铺包括餐馆、各种娱乐场所等,选择以微信作为他们信息化的第一步。大量的服务向微信聚合,意味着平台创业的风险极高,更多创业者选择扎根垂直领域,对细分传统行业进行第二轮信息化改造。于是,微信端开始形成各种连接线下与线上的创新服务。
通过微信,创业者到底在为谁提供服务?

数据显示,微信每月活跃用户达到5.49亿,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庞大的用户群体,创业者究竟在微信端上服务什么样的人?报告中的数据做了具体披露。
年龄方面,微信用户平均年龄只有 26 岁,97.7% 的用户在 50 岁以下,86.2% 的用户在 18-36 岁之间。
性别方面,在微信的使用人群当中,男性用户约占了 64.3%,而女性用户则只有 35.7%,用户相对以男性为主。
职业方面,企业职员、自由职业者、学生、事业单位员工这四类占据了 80% 的用户。此外,80% 的中国高资产净值人群(高净值人群一般指资产净值在大约600万人民币资产以上的个人)在使用微信。
包括总用户量在内的四个维度数据告诉了创业者,集中力量投入的微信端是潜力股。相比混乱不堪的各类安卓系统下的应用市场,还有受众有限的iOS端,跨界、无缝的微信作为一种渠道,让创业者更低成本地获取用户。
性别、年龄、职业则让创业者有针对、更明确地开发服务。比如根据年龄,至少15-20年内,不会有大量针对老年人使用的创业服务出现。虽然性别差距较大,但目前来看针对男性和女性用户群体的服务都具有较大前景和空间。而解决性别不对称问题的服务将更受欢迎,例如不同形式的社交。职业比例则告诉创业者,互联网思维下,还是积累用户再考虑盈利的老路子,但商业模式会更加清晰。而相对的高资产净值人群,会让微信下的创新、创业出现奇迹。
在微信上创业,方向是什么?还有哪些需求缺口待填补?
一些消费习惯已在微信中被培养出来。
微信直接带动的消费支出中,娱乐占了 53.6%、公众平台占了 20.0%、购物占了 13.2%、出行占了 11.3%、餐饮只有 2%。据统计,微信直接带动的生活消费规模已达到 110 亿元、其中娱乐消费时最大支出,规模为 58.91 亿元。
这里的数据表达有些模糊请读者注意,过去腾讯研究院将微信上的游戏、电影、出行、餐饮等细分皆囊括进娱乐市场,据此推断娱乐方面53.6%的市场比率应该也涉及上述其他细分领域。创业者可根据这些数据判断有价值的创业方向。
具体而言,娱乐市场中的游戏依然是火热的变现通道;购物市场包括购买直接的商品及服务的市场,值得专注垂直市场的创业者继续突破。餐饮行业比重最低,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微信端不适合餐饮行业创业者进入,另一种是市场尚未成长,需要创业者不断试错来验证在微信上做餐饮相关的创业是否可行。出行市场虽然比较可观,但结合3sNews对出行市场的关注,判断该市场寡头已经出现,VC兴趣衰减,初创型企业已经不适合进入。值得注意的是,公众平台已经成为一种服务的表现形式,并在其中向用户提供有偿的服务。
还有一些数据指出:用户关注公众号主要目的是获取资讯 41.1%,其次是方便生活的 36.9%和学习知识的 13.7%。这意味着媒体和信息服务相关的创业更对微信用户的口味。
2015 年第一季度末,通过微信已实现大部分城市的当地社会公共服务,包括公共交通、生活设施缴费、医疗、市政等服务。当然还有很多带有商业化色彩的公共服务还没有被挖掘,比如各种人居配套设施服务,正需要结合LBS、O2O的模式,在给微信用户提供更多便利的同时,创造商业上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