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gf49gjkf0d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宇宙,撒欢去吧,民营航天企业!
时间:2015-11-18 来源:3sNews
60 年前,一场规模庞大的太空竞赛标志着人类对于太空的争夺正式开始。也正是因为国家级的对抗竞争,让全人类对于宇宙的了解前进了一大步。
但是国家规模的对抗耗资庞大,这也是为什么两个超级大国最终都选择了退出。但是最近十几年,一批民营的航天企业涌现出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 SpaceX 和 Virgin Galactic。成为目前宇宙开发中一支不可忽略的势力。
据 FastCompany 报道,美国众议院最近批准了 H.R.2262 法案,民营航天企业在未来的 8 年内不再受部分联邦法律的限制!
宇宙:这是一个我们终将生活的世界
地球目前仍然是唯一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但是人类的存在极大的改变了地球,反过来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存在。虽然目前看很遥远,但明显,宇宙是一个我们终将依赖和生活的环境。
这其中的商机也显而易见,所以在部分发达国家才会出现这么多航天相关的民营企业。其中例如 SpaceX,已经进入了商业化的阶段,其设计的多次重复利用火箭可以非常有效的降低向太空运输材料的成本。这一点对于宇宙开发来说相当重要。
当然,不可能什么都不管
虽然只有 8 年的有效期,但是对于飞速发展的民营航天公司来说同样非常珍贵,这样通过一项法律来免除其他法律责任的事情并不多见,从此也可以看出美国对于发展航天技术的决心。
根据新法案,美国联邦航空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FAA)仍具有有限的监督,以规范商业太空旅行(如发行火箭发射许可证)。但是,H.R.2262 将严格限制美国联邦航空局的规范私人太空探索行业的其他领域的能力,用松绑来形容这个法案再合适不过了。
这个算盘究竟是怎么打的?
美国向来有依靠民营公司来发展科技的传统,尤其是在军事和许多尖端技术上,都是民营开发出来之后政府再进行购买。而民营航空的发展也到达了一定的规模,除了 SpaceX 的多次重复利用火箭已经实现了好几次的成功飞行,维珍银河的太空旅行也进行了不止一次。民营的运作方式和目标使得他们具有更强的活力和上进心,在推动技术发展方面更为有利。
对于太空的争夺归根到底是一种资源的争夺,政府的出面其中最严重的一个后果是导致国家之间的关系的恶化,民营企业相对来说没有这方面的担忧。
目前另外几个航天大国的主要科研实力都集中在国家机构当中,民营的活力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形势变化值得期待。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次法案的公布,“强心针”绝对是最合适的选择,这是否会成为整个宇宙开发的转折点就需要时间的验证了!
国内外差距在哪?
看国外。Planet labs短短三年发射了70颗卫星,如果按照传统的航天测控和图像生产的工作流程,需要长期而庞大的地面支持和后续数据处理工作量。为此,Planet labs、Skybox等小卫星公司开发了高效运控网络和自动化数据生产流程,卫星在轨工作方式也朝着自动化方向发展。在市场推广方面,他们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出适合普通大众参与的遥感数据开发平台。
与国外商业航天市场的蓬勃发展相比较,国内无论是航天领域的传统老大,还是刚进入航天队伍不久的中科院小卫星中心、长春光机所、清华大学等新机构,都还只是商业航天领域的小学生,但是动作不止。
2015年9月,经财政部批准,航天科技集团成立了四维商遥公司。按照计划,将于2016年年底前进行首次发射,2022年左右建成由16颗0.5米分辨率光学卫星、4颗高端光学卫星、4颗微波卫星以及多颗视频高光谱等微小卫星组成的0.5米级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系统。
10月7日,我国第一颗商业高分辨遥感卫星吉林一号组星(1颗光学遥感卫星、2颗视频卫星和1颗技术验证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吉林一号获得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辨率达0.72米,数据质量已经可以媲美快鸟2号。除此以外,吉林一号四颗小卫星中的两颗灵巧成像视频星拍摄的墨西哥杜兰戈市区视频也得以公开,这也是国内首次发布遥感卫星视频影像。
10月30日,中国卫星应用大会暨中国国际卫星应用技术与设备博览会在北京举行,首届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同一天在武汉举行。一南一北的两个论坛,关于卫星、技术、资本、商业、市场的思想和观点正在交汇。论坛上传出的声音,预示着商业航天将在中国快速发展。